图为舞狮。 张添福 摄
河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具有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历史文化的厚重性、民族文化的融合性、民间文化的多元性、生态文化的立体性。黄河及其支流湟水河流经海东市,该市是河湟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和承载区。
图为抬轿表演。 张添福 摄“举办‘百龙千狮闹新春’暨河湟传统社火集中展演活动,旨在以社火这一氛围浓厚、特色鲜明,且在河湟谷地独具影响力的春节传统喜庆活动,充分展现独特的河湟历史记忆和文化魅力。”海东市副市长王青沛说。
图为传统社火中的丑角。 张添福 摄本次展演,该市六县区选送的百龙、千狮表演,自是主角。按当地传统,春节期间舞龙、舞狮,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图为传统社火中的丑角。 张添福 摄来自海东市乐都区高约一层楼的高跷和亭子(也称高台、铁芯子)表演,堪称“高空艺术奇葩”,令人叫绝,其尽显河湟传统社火的高空技艺之最、传统艺术之美。
图为传统社火表演。 张添福 摄所谓亭子,其下有台板支撑,台板上是特制的两三米高的细长木杆或铁杆,将装扮传统戏剧人物的孩童,绑在以刺绣、剪纸等伪饰的高台上,形成高、悬、妙、奇特点,来讲述传统戏剧故事。
其中,来自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老鸦社火总队的亭子,因刺绣、剪纸等艳丽、精致而著称。
图为传统社火中的高跷。 张添福 摄“我们每架亭子中,演员都是三四岁的小孩。将他们绑在亭子上,扮上相应角色,演绎传统历史典故、展现传统人物。”老鸦社火总队亭子组的负责人余长元说。
图为传统社火中的亭子。 张添福 摄来自当地的吴睿涵今年4岁,第一次参加亭子表演。吴睿涵的母亲在亭子下面尽心呵护,“过年了,我们也想让孩子体验一下这项传统文化项目。”
据悉,本次展演系“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王青沛表示,当地春节期间举办的“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将进一步增强河湟文化生命力、传播力、影响力,让新时代河湟文化焕发新机。(完)
甘肃省军地联合出台文件激励大学生参军入伍******url:https://m.gmw.cn/2023-01/06/content_1303246407.htm,id:1303246407 甘肃省 军地联合出台文件激励大学生参军入伍 优惠政策成龙配套优质兵员络绎不绝 “县里免费为我和你阿妈做了体检,我们身体都好。你莫担心我们,在部队好好干工作,不要辜负党和政府的关心……”元旦前夕,在西藏林芝某部服役的甘肃迭部籍藏族战士才旦顿珠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得知父母身体都好,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才旦顿珠只是众多陇原青年及其家庭享受征兵政策红利的一个缩影。”甘肃省军区动员局局长史远峰介绍,2022年9月下旬,甘肃省政府和省军区联合出台《甘肃省激励大学生等参军入伍的政策措施》,激发适龄青年应征入伍热情,持续为部队征集输送优质兵员。 为保证制订的优惠政策措施既贴合省情民意又实在管用,甘肃省军地多个部门联合协作、密切配合。甘肃省军区动员局先后组织4个批次联合调研组,深入市县、基层一线调研摸底。在摸清适龄青年现实需求和关心关切问题的基础上,他们协调宣传、公安、财政、教育、人社、卫生健康、退役军人事务等11个省征兵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6次研讨会,进行试点论证,修改调整政策措施。 全省入伍普通本科毕业生退役后,两年内获得所在高校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职(专科)毕业生及在校生退役后,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可免试入读普通本科,高校参军入伍毕业生均享受高校优秀毕业生单列指标;入伍服役满5年的退役大学毕业生与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共享10%到15%的公务员定向招录计划;全省基层专武干部招录计划安排40%的名额定向招录退役大学毕业生士兵;服义务兵役期间,参照当地企事业单位职工体检标准,每年为其父母安排一次免费体检……甘肃省军地联合出台的每条优惠措施,都直击应征对象复学、入职、返岗、就业以及家庭实际困难等现实问题。 王伟从兰州理工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退役返乡后面临就业问题。前不久,他参加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组织的退役老兵培训时,了解到甘肃省国有企业、公务员队伍、专武干部面向退役大学毕业生士兵定向招聘政策后,脸上的愁容终于消散,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充满信心。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自《甘肃省激励大学生等参军入伍的政策措施》颁布施行以来,仅西北师范大学就有360余名毕业生向该校征兵工作站咨询2023年上半年参军入伍政策,120名毕业班学生填报了参军入伍意向书。 在甘肃省征兵办,记者从会议大厅“2022年度全省征兵工作数据评估示意图”电子屏上看到,数据曲线箭头显示2022年全省征兵“五率”再创新高。省征兵办领导信心满满地说:“2023年征兵工作已经启动,我们力争新年度征兵工作取得新突破,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添砖加瓦。”(■李小刚贾保华 本报记者 郭干干) (中国国防报 2023年1月6日第二版)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